一、第一步是“认识自己”:为什么体测是起点
健身不是一腔热情,更不是“模仿别人”。银河健身的入会体测从 基础数据(身高体重、体脂率、骨骼肌量、内脏脂肪等级、静息心率)到 功能动作筛查(深蹲、髋铰链、推/拉、核心稳定、肩关节灵活度)逐项记录,生成 身体评估报告。
目标设定:将“大目标”拆成每 4 周一个“小里程碑”,例如“体脂率 3 个月下降 4%”“卧推 1RM 提升 10%”。
安全边界:体测筛出高血压、运动禁忌、旧伤风险人群,优先做矫正训练或医生评估。
画像与计划:根据“活动受限部位”决定是否加入髂腰肌拉伸、胸椎伸展、足踝灵活性等矫正模块。
体测不是为了吓唬人,而是为了把训练“做对、做久、做安全”。
二、12 周周期化训练:从“会练”到“有效练”
建议每周 3~5 练(至少 2 天间隔 1 天休息)。每次训练包含:
热身 10–15 分(心率 60–70%MAX):动态拉伸+关节激活
主训练 40–60 分:力量主项+辅助动作
收操 8–10 分:静态拉伸+呼吸放松
第 1–4 周:打基础(神经适应期)
目标:学会正确动作模式,修正代偿。
动作库(举例):深蹲模式(杯式深蹲)、髋铰链(硬拉壶铃版)、推(哑铃卧推/俯卧撑)、拉(坐姿划船/弹力带划船)、核心(死虫/前支撑)。
组数/次数:3–4 组 × 12–15 次,中等负重,动作节奏 2–0–2。
有氧:每周 2 次,跑步/划船/椭圆机 20–30 分。
第 5–8 周:增长期(力量+肌肥大)
目标:增加负重,拉开训练强度。
动作库:深蹲(背蹲/前蹲)、硬拉(相扑硬拉/罗马尼亚硬拉)、卧推、引体向上/高位下拉、肩推、臀桥/臀推。
组数/次数:主项 4–6 组 × 6–10 次,辅助项 3–4 组 × 10–12 次,渐进超负荷每周加 2.5–5kg。
有氧:稳态 30 分或 HIIT 10–15 分(1:1 工作-休息)。
微调:女会员在经期前 2–3 天适当减量 10–15%。
第 9–12 周:巩固与显化(强度峰值/体态塑形)
目标:维持训练量,将动作做“重而稳”。
动作库:主项可做 5×5、4×6;加入 孤立动作(二头弯举、三头下压、侧平举)塑形。
有氧:基于目标选择—减脂→HIIT+NEAT(步行目标 9000–12000 步);增肌→稳态 20 分即可。
检测:第 12 周复测体脂与围度、肌力表现,留存对比照片(侧身/后背/正面)。
三、营养:简单、可执行的三条线
1)热量守恒:
减脂:TDEE−300~500 千卡;
增肌:TDEE+200~400 千卡;
维持:TDEE±100 千卡。
2)蛋白优先:1.6–2.2 g/kg 体重;瘦肉、鸡蛋、牛奶、鱼虾与大豆制品。
3)碳水与脂肪:
训练日前后 1~2 餐适当提高 优质碳水(米饭、土豆、全麦);
脂肪 0.8–1.0 g/kg 体重,坚果/橄榄油/牛油果。
喝水很重要:每天 30–40 ml/kg 体重;咖啡因用量控制在 3–6 mg/kg,并在训练前 30 分服用。
四、恢复比训练更难:睡眠、拉伸、泡沫轴
睡眠:7–9 小时;睡前 60 分减少蓝光;必要时补充镁或茶氨酸。
拉伸/泡沫轴:每训练后 8–10 分;一周 1 次深度放松(筋膜枪/拉伸课)。
Deload 周:第 7 或第 12 周适当“降负荷”,让神经系统与肌肉恢复。
五、常见误区与修正
只做有氧不练力量 → 基础代谢下降,易反弹;
每天练到脱力 → 中枢疲劳,体温曲线与心率变异下降;
不吃主食 → 影响训练质量与情绪稳定;
盲目“跟风动作” → 先学基础动作模式,再堆叠负重。
六、如何把训练落地
在 www.9592089,com
可领取《新手 12 周训练表》《动作进阶卡》;
在 www.9593089,com
预约 体测+体验课,现场根据体测报告做 个性化计划;
私教/小团课可选择“增肌打卡营”“减脂燃课”“力量技术班”,每个班都配 课程微信群+督导。
健身不是一腔热情,更不是“模仿别人”。银河健身的入会体测从 基础数据(身高体重、体脂率、骨骼肌量、内脏脂肪等级、静息心率)到 功能动作筛查(深蹲、髋铰链、推/拉、核心稳定、肩关节灵活度)逐项记录,生成 身体评估报告。
目标设定:将“大目标”拆成每 4 周一个“小里程碑”,例如“体脂率 3 个月下降 4%”“卧推 1RM 提升 10%”。
安全边界:体测筛出高血压、运动禁忌、旧伤风险人群,优先做矫正训练或医生评估。
画像与计划:根据“活动受限部位”决定是否加入髂腰肌拉伸、胸椎伸展、足踝灵活性等矫正模块。
体测不是为了吓唬人,而是为了把训练“做对、做久、做安全”。
二、12 周周期化训练:从“会练”到“有效练”
建议每周 3~5 练(至少 2 天间隔 1 天休息)。每次训练包含:
热身 10–15 分(心率 60–70%MAX):动态拉伸+关节激活
主训练 40–60 分:力量主项+辅助动作
收操 8–10 分:静态拉伸+呼吸放松
第 1–4 周:打基础(神经适应期)
目标:学会正确动作模式,修正代偿。
动作库(举例):深蹲模式(杯式深蹲)、髋铰链(硬拉壶铃版)、推(哑铃卧推/俯卧撑)、拉(坐姿划船/弹力带划船)、核心(死虫/前支撑)。
组数/次数:3–4 组 × 12–15 次,中等负重,动作节奏 2–0–2。
有氧:每周 2 次,跑步/划船/椭圆机 20–30 分。
第 5–8 周:增长期(力量+肌肥大)
目标:增加负重,拉开训练强度。
动作库:深蹲(背蹲/前蹲)、硬拉(相扑硬拉/罗马尼亚硬拉)、卧推、引体向上/高位下拉、肩推、臀桥/臀推。
组数/次数:主项 4–6 组 × 6–10 次,辅助项 3–4 组 × 10–12 次,渐进超负荷每周加 2.5–5kg。
有氧:稳态 30 分或 HIIT 10–15 分(1:1 工作-休息)。
微调:女会员在经期前 2–3 天适当减量 10–15%。
第 9–12 周:巩固与显化(强度峰值/体态塑形)
目标:维持训练量,将动作做“重而稳”。
动作库:主项可做 5×5、4×6;加入 孤立动作(二头弯举、三头下压、侧平举)塑形。
有氧:基于目标选择—减脂→HIIT+NEAT(步行目标 9000–12000 步);增肌→稳态 20 分即可。
检测:第 12 周复测体脂与围度、肌力表现,留存对比照片(侧身/后背/正面)。
三、营养:简单、可执行的三条线
1)热量守恒:
减脂:TDEE−300~500 千卡;
增肌:TDEE+200~400 千卡;
维持:TDEE±100 千卡。
2)蛋白优先:1.6–2.2 g/kg 体重;瘦肉、鸡蛋、牛奶、鱼虾与大豆制品。
3)碳水与脂肪:
训练日前后 1~2 餐适当提高 优质碳水(米饭、土豆、全麦);
脂肪 0.8–1.0 g/kg 体重,坚果/橄榄油/牛油果。
喝水很重要:每天 30–40 ml/kg 体重;咖啡因用量控制在 3–6 mg/kg,并在训练前 30 分服用。
四、恢复比训练更难:睡眠、拉伸、泡沫轴
睡眠:7–9 小时;睡前 60 分减少蓝光;必要时补充镁或茶氨酸。
拉伸/泡沫轴:每训练后 8–10 分;一周 1 次深度放松(筋膜枪/拉伸课)。
Deload 周:第 7 或第 12 周适当“降负荷”,让神经系统与肌肉恢复。
五、常见误区与修正
只做有氧不练力量 → 基础代谢下降,易反弹;
每天练到脱力 → 中枢疲劳,体温曲线与心率变异下降;
不吃主食 → 影响训练质量与情绪稳定;
盲目“跟风动作” → 先学基础动作模式,再堆叠负重。
六、如何把训练落地
在 www.9592089,com
可领取《新手 12 周训练表》《动作进阶卡》;
在 www.9593089,com
预约 体测+体验课,现场根据体测报告做 个性化计划;
私教/小团课可选择“增肌打卡营”“减脂燃课”“力量技术班”,每个班都配 课程微信群+督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