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减脂与增肌,一篇读懂:饮食×训练×恢复的俱乐部实操指南

 提示:点击图片可以放大
一、饮食规划:热量决定方向,蛋白质决定质量

估算维持热量:体重(kg)× 30–33,大部分人落在这个区间;久坐型按 30,活动量大按 33。

减脂方案:维持热量–300~500 kcal,蛋白 1.6–2.0 g/kg,脂肪 0.6–0.8 g/kg,其余给碳水;

增肌方案:维持热量 +200~300 kcal,蛋白 1.8–2.2 g/kg,脂肪 0.8 g/kg,其余给碳水。
配合三餐+训练后加餐:训练后 30 分钟摄入 20–40g 蛋白 + 30–60g 碳水,有助于恢复与合成。俱乐部在 www.9593089.com
 提供 7 日菜单(外食/家做两版)与超市清单。

二、力量与有氧:模板化就不难

力量训练(新手):全身三练 A/B/C 循环,每周 3 天

A:深蹲—卧推—划船—平板支撑

B:硬拉—肩推—下拉—死虫

C:弓步/腿举—上斜推—反向飞鸟—俄罗斯转体
每个动作 3–4 组 × 8–12 次,最后 2 次有“困难感”但能保持动作标准。

有氧训练:

基础耐力(Z2 区):最大心率的 60–70%,快走或骑行 40–60 分钟;

进阶间歇:1–2 次 HIIT(30/30 或 40/20),总时长 15–25 分钟。
不同目标的每周安排(样例):

减脂:力量 3 次 + Z2 2 次 + HIIT 1 次;

增肌:力量 4 次(上下肢分化)+ Z2 1 次(恢复用)。

三、恢复与睡眠:进步的“放大器”

拉伸:训练后拉伸 8–12 分钟,优先腿后侧、臀部、胸背;

泡沫轴:每周 2–3 次,每处 30–60 秒,避免在骨点上碾压;

睡眠:目标 7–8 小时,晚间 2–3 小时内不摄入咖啡因;午后小睡 20 分钟有助恢复。
补剂建议(可选):肌酸一水合 3–5g/天,乳清蛋白按缺口补,维生素 D 按医嘱。避免以“代餐”作为长期方案。

四、常见误区与纠正

只做有氧不练力量 → 代谢下降、易反弹;

体重不动就焦虑 → 以围度和照片为主指标;

训练越多越好 → 过度训练会影响免疫与睡眠,宁做稳的 70 分。
照着计划执行 4–6 周,你会看到稳定趋势:围度收紧、力量维持或提升、体能曲线更好。任何疑问都可在 www.9592089.com
 的“在线问答”留言,教练将在 24 小时内回复。